——守住钱袋子 ˙ 护好幸福家
一、什么是非法金融活动?
非法金融活动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未经批准或超出许可范围,从事金融业务或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行动。
二、非法金融常见形式
1. 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这类行为扰乱金融秩序,损害公众利益,是我国法律明令禁止并严厉打击的违法犯罪活动。非法集资犯罪团伙常通过伪造金融牌照、虚构政府背书或冒用知名企业名义,精心包装所谓"投资项目"。他们以"年化收益30%""稳赚不赔"等话术为诱饵,实则搭建空壳公司运作庞氏骗局。
2. 金融传销
金融传销(又称“资金盘骗局”)以“高额回报”+“拉人头”为核心模式,通常伪装成“理财项目”“互助金融”“消费返利”等形式,实则依靠后续参与者的资金填补前期收益,属于典型的庞氏骗局。
3. 网络金融诈骗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普及,金融诈骗逐渐向线上转移,呈现出技术化、隐蔽化、精准化的特点。不法分子利用虚假金融平台、仿冒APP、钓鱼网站等手段,冒充银行、网贷平台或电商客服,以“退款退税”“贷款提额”“投资理财”等名义诱导受害者转账或泄露个人信息。
典型骗局包括:
虚假贷款诈骗:以“低息秒批”为诱饵,骗取“保证金”“手续费”后消失。
冒充客服诈骗:谎称“商品质量问题可退款”,诱导受害者点击钓鱼链接或提供验证码。
虚假投资诈骗:搭建虚假股票、外汇、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后台操控数据,卷款跑路。
这类诈骗往往利用社交软件(微信、QQ、抖音)广泛传播,甚至通过AI换脸、语音合成等技术增强迷惑性。

三、如何防范非法金融
1.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风险提示和法律法规,增强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辨识能力。
2. 谨慎对待个人信息
避免在不明来源的链接或应用程序中填写个人信息,确保资金交易安全。
3. 提高警惕,理性投资
对承诺高额回报、无风险收益的投资项目要保持高度怀疑,切勿被短期利益冲昏头脑。